2008年2月18日星期一

圆梦的小熊

还记得前阵子给我学生上课时,介绍了《圆梦的小熊》这首歌曲。终于找到了创作人的灵感泉源。这是作词人在看了下面的这篇序之后,将其故事改写成为歌词。

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 ***

Carol 谢,《寻找快乐的红苹果》的作者,在序中有一个故事。

我所知道的「快樂」……
文╲Carol 謝


因為從事的是出版這樣的文化事業,心靈活動的機會很多,我對一些事情、一些現象,自然也是想很多。這一兩年來,我最常想的是「快樂」。

「快樂」這個議題時下很流行。很多作家出書教人怎樣生活才會快樂,自己也賺版稅賺得很快樂;很多書只要書名冠上「快樂」兩個字,通常銷量都不至於太差。

我常想的是:這麼多人要快樂,而,快樂的真正面貌到底是什麼?很多教人快樂的專家都大聲宣揚──「做自己、別管別人的一些有的沒的」。老實說,我也很想做自己,卻覺得「做自己不必然就會快樂」。我想問題就是現在很多專家教人做自己都是說:要善待自己啦、不要被人當傻瓜啦、要聰明一點……

這樣的做自己太霸氣了,真的就會快樂嗎?

快樂應該是柔軟的、善意的、體貼的、溫馨的感覺,一點都不需要衝撞、爭奪,很自然就從心底湧現。

前一陣子我收到一封朋友轉來的mail,已經傳過很多人了,標題是「傳遞一個心願」,如果你時常跟朋友用mail交換心情,或許你也收過。

故事是說--
一個日本小女孩和她爸爸都生病了,兩人都病得很嚴重。爸爸自己都快要死了,還安慰他的小女兒說:「等病好一點,我就帶妳一起去環遊世界旅行喔!」

可是,爸爸不久就死了。小女孩很傷心。不過想起爸爸環遊世界的計畫還沒有實現,她就想了一個辦法要幫爸爸完成心願。她把她的小熊當成爸爸,然後在小熊的身上寫下自己和爸爸的名字,希望拿到小熊的人,可以帶小熊走一段,然後交給下一個旅行的人,繼續帶著小熊走下去。

就這樣小熊被一個傳過一個,前一個人傳給後一個人,不論認識與否、不論國籍語言,只是舉手之勞的攜帶小熊走一段旅程,完成傳遞的心願。

後來一個電視節目的製作單位把小女孩請到節目中來,讓小女孩接聽一個從德國打來的電話,讓對方親口告訴小女孩,小熊已經旅行了十七個國家,目前正在德國旅行,小熊很乾淨,還多了很多裝飾品,應該是沿途帶小熊旅行的人陸續為他加的。小熊平安,所以爸爸、女兒也平安。環遊世界的旅行會繼續走下去,請小女孩放心。

小女孩聽完電話,感動得跪下來。哭著感謝電話中的陌生人,還有替她實現心願的製作單位。

小女孩的氣色很差,看來也好像快要不行了。但是,她的眼淚是快樂的。

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說這個故事吧?

做自己,很好,也沒有錯。

但是,「做自己=快樂」?值得想想。

爸爸、小女孩,還有那些帶小熊旅行的陌生人,誰都沒想過自己,想的都是別人。但是,他們得到了快樂。

没有评论: